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科研 > 正文

聚力同行强素养,携手共进谱新篇——昆理工附高2025-2026学年综合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

发布日期:2025-11-21 浏览量:

聚力同行强素养,携手共进谱新篇

——昆理工附高2025-2026学年综合组教研组骨干教师示范课

为落实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”,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,搭建“观课-议课”的教研平台,带动教师专业成长,助力构建高质量课堂,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,我校将于2025—2026学年上学期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。通过“以教引教、以教促教、以教研教”的方式,推进全校教师教育教学的自我革新,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发展。综合教研组3位教师参加本次活动。

课题名称:行进间低手投篮

授课教师:刘姿励授课班级:高一4班

梯度教学,强化技能

在核心技术教学环节,教师采用了“技术讲解 + 实践练习 + 趣味比赛”的模式,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行进间低手投篮技巧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随后,进入核心技能“行进间低手投篮上篮”的教学,通过两个阶段的练习及相应的组织图,帮助学生逐步规范动作。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并提升课堂趣味性,教师还组织了“行进间低手上篮得分比赛”。在比赛中,学生将所学技术应用于实战场景,不仅巩固了技能,还培养了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。

课题名称:体能训练

授课教师:余佳授课班级:高三4班

余佳老师带来的肌肉力量、耐力与爆发力训练课,通过丰富的环节设计和趣味性元素,使课堂充满活力与挑战,充分展现了教学智慧。

在热身环节,伴随着《Wake》的旋律,头部、体转等徒手练习精准激活身体,“听数抱团”升级版更是趣味盎然。“高三4班,加油!”的指令一经发出,男生进行俯卧撑、女生进行深蹲后迅速抱团,未组队者则进行开合跳,既提升了热身效果,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。

进入核心训练时段,《TABATA》音乐点燃了学生的激情。四站循环练习针对性强:A站锤炼下肢与心肺功能,B站强化核心与上肢力量,C站提升敏捷性与协调性,D站锻炼综合力量,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突破自我。

团队游戏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。“动力火车”要求6人团队用身体固定排球前行,考验协作与专注力;“人椅长城”中男女生分组围圈互坐,展现团队力量。最后,伴着《微微》的旋律进行拉伸放松。

课题名称:《抒情与写意—文人画》

授课教师:王艺子琪授课班级:高一(6)班

王艺子琪老师根据课标要求,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,用问题引导法串联课堂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,成为学习的主人。课堂围绕文人画的概念、文人画的发展历程、艺术特征剖析三个方面有序开展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,分享集体智慧,教师总结点评,提升赏析品质。

综合教研组青年教师学习心得:

刘老师的教学流程科学完整,从热身、技术教学、实践练习到放松总结,每个环节衔接自然,符合学生的身体认知规律与篮球技术学习逻辑,确保教学目标高效达成。行进间低手投篮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、优化的过程,在教学节奏上松紧有度。在技术讲解增加了“示范 + 模仿”环节,确认学生理解后再开展实践练习,确保了教学节奏与学生的接受速度相匹配。

余老师趣味化的课堂设计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,团队游戏有效培养了协作精神,分层练习(如男女俯卧撑差异要求)兼顾了学生个体差异,整体达成了肌肉训练目标。部分学生在绳梯练习中因协调性不足而略显吃力,可增加基础动作的铺垫;“动力火车”游戏中,提前引导团队制定行进策略,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细节调整,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运动中获得更多成长。

王老师的课用AI视频“你的艺术大师同学”引入课堂,生动有趣又直奔课题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使用“任务驱动”串联课堂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关注度。展示文人画作品时,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,让学生“点评”或“题诗”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,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。

本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,既展现了专业的教学设计与良好的教学效果,也通过集体教研为以后的教学找到了提升空间。相信在不断的实践与改进中,综合教研组能为学生带来更优质、更高效的教学课堂,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获技能与快乐!

综合教研组骨干教师简介:

刘姿励,中共党员,高中体育一级教师,五华区教坛新秀,从教10年。昆理工附高后勤保障中心主任、综合教研组组长、体育组备课组长。篮球国家一级裁判员,多次带队参加省、市、区级体育比赛取得优异成绩。获得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优秀教师”称号。

余佳,中共党员,高中体育一级教师,昆明市教坛新秀,昆理工附高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,五华区赵家琴名师工作室优秀成员,获全国航模优秀辅导员,昆明市航模优秀裁判员,五华区优秀德育工作者,五华区说课比赛一等奖,校级优秀干部,优秀教师,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,多次带学生参加市级航模比赛,并取得优异成绩。

王艺子琪,中共党员,高中美术一级教师,昆明市教坛新秀,区县级骨干教师,云南省优秀指导教师(美术类),云南省教育厅教科院专家库成员,昆明市“十四五”规划课题主持人并结题,多篇论文获省市区一二等奖,并公开发表。个人国画作品获昆明市一等奖,从教以来指导学生获省市区一二三等奖累计千人。现任中共昆明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支部委员会宣传委员,昆明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学校发展中心副主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