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悟博雅浩茫,共探生涯奥义
昆明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博雅课生涯课简介(一)
特色三级课程博雅课之数学建模(初级)

课程名称:数学建模(初级)
授课教师:张金钟
教学形式:探索、讲授、实践、思维训练、实物建模

培养目标:
①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五育并举,引导学生在探索思考及动手实践中领悟校风,践行校训;
②借助实物模型的制作,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及动手能力;
③引导学生开拓思维,理解数学建模的理论思想方法,借助“几何画板”、“玲珑画板”、工匠实验室、物理实验室等软件和场地,进行初步建模,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理论思想和方法,分析解决问题,提升逻辑思维等的能力,培养数学思维,形成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;
④了解建模的科研意义,研究对象及范围,以及数学建模对数学课堂、跨学科学习,乃至在工、农业生产及科技创新等中的作用。
课程展示:
第一阶段:思维训练
①课程介绍,如开课背景、目标与规划、纪律与要求等。
②进行思维导图、逆向思维、发散性思维、逻辑推理、直观想象、建模与解构等方面的训练,引导学生了解并形成数学建模的基本思维,为后期建模、解构等打基础。


课程介绍及建模基础训练

逻辑推理思维训练

思维导图训练
第二阶段:软件学习
①学习并掌握几何画板、GGB、玲珑画板等软件的基本操作;
②结合动态图形、图象的绘制,体会参数变化与函数性质之间的关联;
③通过软件案例制作,体会逻辑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,感悟数学建模的层次性与递进性等。

几何画板软件学习与实操


几何画板动态函数图象绘制
第三阶段:实物建模
①建模基础②设计与建模③观察、分析与解构④运算及误差分析 ⑤改进措施⑥结果报告

选题(立体几何)


设计与建模


第四阶段:创新发散
在对前期学习的深入理解下,思考并设计问题,各组交换探索、思考并解决。
第五阶段:学科融合
通过对木块体积、表面积、形状的计算,借助工匠实验室进行切割,或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,之后在物理实验室通过实际测量来检验计算的正确性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