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理工附高2025-2026学年骨干教师示范课
数学教研组示范课活动(二)
2025年10月14日至10月17日,数学教研组完成了骨干教师示范课的听评课活动,授课教师为李庆丽、杨蓉、张金钟、刘科。四位教师以扎实的专业功底、精巧的课堂设计和鲜明的教学风格,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无缝融入教学环节,充分展现了“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”的现代教育理念,为数学组的老师们展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。

张金钟老师示范课:高三年级——《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》
本节内容位于高三年级一轮复习阶段,学生对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已有一定的认识和明显的记忆,但暴露出无法从众多公式中合理选出适用公式以快速解题,及忽略角度范围而导致三角函数值正负错误等明显问题。
张老师的课堂采用了“精讲多练”的模式,从几个经典的凑角例题入手,让学生找到不同角之间的关系,借助诱导公式、两角和与差的正弦、余弦等公式解决问题。题目设计由浅入深、层层递进,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,搭建了合理的认知阶梯,使学生能够稳步构建知识体系。教师在讲解中特别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。

刘科老师示范课:高二年级——《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》
本节课是一堂扎实高效的概念课。课堂紧扣“知一求五”和恒等证明两类核心应用,例题设计典型,讲解过程中强调“切化弦”等基本数学方法,有效夯实了学生的双基。刘老师通过变式训练,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,体现了良好的示范性和实效性。整堂课目标明确,讲练结合,学生参与度高,为后续三角恒等变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数学教研组青年教师学习心得:
与高一新授课不同,张金钟老师和刘科老师所上的复习课,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“系统性”。两位老师没有简单地重复知识点,而是以三角公式为核心,用一条清晰的主线和典型的例题串联概念。通过绘制知识结构图,清晰地展示了各个概念间的内在联系,明白了不同公式之间的联系和推导。张金钟老师以三角恒等变换中配凑角的使用为小切口,紧扣高考评价体系,牢牢抓住高三复习“把珍珠串成项链”的特性,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,精心构思,认真选题,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、试错、思考等归纳总结出配凑法技巧的适用范围、理论支撑、常见题型、突破方法等,加深了学生对和差角公式、二倍角公式、诱导公式等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。两位老师的授课让同组老师们意识到,高三复习的首要任务,是培养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,从而在面对综合题时能迅速、准确地调动相关知识。这种对解题思路的层层剖析,展示出完整的思维过程,教会我们的不是一道题,而是一类题的思考方法,极大地提升了老师们的思维韧性和策略选择能力。
薪火相传,方能生生不息。本次示范课活动不仅为骨干教师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,更为全体教师,特别是青年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标杆,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。它必将激励全体教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精进,共同书写我校教学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教师简介:

张金钟,中共党员,高中数学高级教师,从教15年。现任昆明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学生事务中心主任、数学教师。昆明市优秀教师、五华区骨干教师、五华区优秀班主任、五华区优秀教师、五华区试卷命制综合素养竞赛一等奖。在省级刊物上发表《高中数学直观想象素养培育途径例析》等论文。提出“把题做少、把书读薄、把分考高”的思路,注重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。

刘科,中共党员,高中数学高级教师,高2026届年级组长。从教22年,担任过10余年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以及20年班主任。曾被评为昆明理工大学优秀教师、昆明市优秀民办教师、五华区优秀班主任、五华区优秀教师、校优秀共产党员、校骨干教师、校优秀教师、校优秀班主任、校先进工会工作者等。所带班级被评为云南省先进班集体、五华区先进班集体、五华区优秀团支部。